
千亿梦碎裂,62亿营收变成日亏百万,西贝认怂降价也没能翻身
2025年9月,餐饮圈炸锅的那场舆情风暴,把西贝推上了热搜。谁见过一家头部连锁在全国范围内三天营业额连续暴跌?光是北京六里桥旗舰店,中午等位直接腰斩还多,从140桌干到只剩37桌,这画面让人想起去年世界杯冷门球队被爆冷出局。
贾国龙这波操作堪称“教科书级别”的反向示范。一开始不服气,一句“要跟罗永浩干到底”,甚至开大会喊口号,还威胁说宁可生意不要都得硬刚到底。这种姿态搁以前或许还有点市场,如今社交平台一传十、十传百,舆论火力全开。当时网友调侃:比球赛大比分逆转还刺激!
结果更尴尬的是,被悬赏找证据后,“18个月保质期”的预制菜实锤摆出来,全网看傻眼。什么“有机现做”“明厨亮灶”,最后居然是把解冻和腌制搬进门店打掩护。有广州顾客去试新整改方案,大黄鱼依旧冰箱拿出来,说没去刺设备就算整改完事儿,这不是闹着玩吗?
再看数据真心扎眼。2023年还能吹牛皮说目标冲千亿,一年62亿营收、近400家门店、1.8万员工,人均消费98元,不少家庭愿意为孩子买单,每年儿童餐卖掉四千万份,那阵势谁不羡慕?贾老板喊2030千亿计划的时候,好多人信了。
结果两年不到就摔下来。2024年的账本只能写58亿元,到今年上半年只有29个小目标入账,而且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,加起来已经亏掉1.2亿元。这种节奏,比CBA弱队季后赛连跪还难受。
最关键的一刀来自预制菜风波。自从罗永浩一句话点燃导火索,全国各地的业绩一天一个坑——光9月10-12日三天,就净亏100万+100万+200-300万元。而关店潮也是接二连三:汕头、苏州这些城市相继失守,粤东地区彻底清零,全国总数缩水到370多家。
公司急救措施花样不少,但没有一样踩中用户痛点。从强硬公关到发致歉信,再到学胖东来开放厨房参观,说白了业内人都懂,两周改供应链纯属笑话。“现做”只是换个地方解冻而已,该用冷冻还是用冷冻。消费者嘴刁,看得透透的,很快网上各种吐槽又刷屏一次。
降价行动来得突兀,也挺无奈。10月1号突然宣布全线下调20%-40%,草原羊排119元砍到99元;胡麻油炒鸡蛋43元缩成33块,还撒50块无门槛券。但凡常吃饭的人都知道,如果之前主打高端、中产带娃食堂,现在这么猛砍价格,是不是等于承认过去定价太狠?
曾经红白格桌布、小朋友套餐俘获一批忠粉,可这一轮折腾之后,高端群体觉得档次塌房,不来了;低价路线抢不过江西小炒那些地头蛇,小镇青年直呼不如街边馆子性价比高。这么搞,两边通杀自己,只能怪决策拍脑袋太随性。
服务质量也跟着滑坡明显,以前服务员动辄一万二工资,现在奖金砍三分之一,人走了一半多一点。本来催菜还有沙漏计时器撑场面,为了配合所谓“现做”,沙漏取消,上菜速度直接熄火。不少老顾客抱怨现在叫服务员像挤牙膏,对方回一句“在做呢”就完事儿,哪还有当初那个品牌味道?
副线品牌全部撤退,“贾国龙中国堡”“小牛焖饭”等项目悉数关闭,把资源往主品牌集中,却挡不住收入下行曲线继续探底。据说内部同时给员工发5000万元分红和500块应急补贴维稳,又谈融资5亿元升级AI点餐系统和中央厨房,有多少效果没人敢拍胸脯保证,只见烧钱越来越凶猛。
食品安全问题才是真正压垮骆驼那根稻草。“有机”“明厨”讲了好多年,其实大量采购都是30%成本的工业化产品,用转基因大豆油却闭口不提,本以为大家不会深究,这次被扒拉出来直接炸锅。不少家长感觉被骗很久,有九年的铁杆顾客果断退卡表态,再也不给亲友推荐,引发新一轮退卡潮流行起来,让人感叹信誉崩盘就是眨眼功夫。
官方试图煽情扭转形象,《7岁的毛毛:我以为再也吃不到西贝了》这种文案上线几小时即删,被网友骂成消费同情牌适得其反。一招错步步错,就是这个逻辑吧。有意思的是,同城差不多价格段的潮汕火锅、人气宁夏烧烤,都强调鲜切/现烤体验,一个118块钱能吃足量羊排,自然更容易获得认可,那些靠虚假宣传撑起来溢价迟早要倒霉蛋糕被别人切走,这是很多体育迷熟悉的小众逆袭套路,在商业世界照样成立。
实际上,这两年的乱局并非偶然。如果一直只会玩概念、不解决核心产品与服务短板,每一步危机处理都像踢乌龙球,无论怎么调整战术还是输球结局。当企业把精力花在公关对抗、“哭诉故事”、盲目降价这些动作上,而忽略用户真正需求时,下场往往就是这样——梦想破灭,全凭自己作死添堵,没有例外答案。
配资炒股软件,配资操盘股票,配资正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